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國人肢體雖可因保健或醫藥維持適度之活動力,但心智及精神狀態卻處於快速「失能」的不可逆情境中,爰此,瞭解神經系統疾病的成因並找出診斷、預防、治療的方法,對人類社會將有極大的影響與貢獻。科技部於106年推動「以疾病為導向之腦與心智計畫」,並透過一連串的跨領域腦力激盪(腦趴),凝聚學界共識,使相關研究得以聚焦於兩大國人常見的疾病:神經退化、慢性疼痛。在科技部經費支持下,獲補助之研究團隊現已陸續開花結果,因此科技部特別發布幾項亮點研發成果。
發現針灸止痛新機轉-台灣大學及中國醫藥大學研究團隊合作發現電針小鼠內關穴後,可促進內生性大麻釋放,達到止痛作用,且該止痛作用機轉與腦內啡無關,是一個全新的止痛機制。這項研究成果於2018年10月份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闡明針灸止痛的神經生理變化,此發現具有臨床上重大意義,所探討的神經路徑可作為開發止痛藥品之新靶點,受到國際醫學界和媒體的高度關注。
建立痠覺理論-痠(酸)痛常常困擾神經病變與慢性疼痛病人,影響日常生活甚鉅,造成醫療與社會資源的龐大負擔;雖然目前已有許多市售的止痛藥品,然而對許多慢性疼痛的病人,緩解效果並不好,雖然止痛了,但病人對「痠」的不舒服感卻持續存在。因此,慢性疼痛病人的痠痛問題很可能包含了「痠」與「痛」兩種身體的不適感所造成的。中央研究院、北醫、中國醫藥大學、輔仁大學、台北科技大學整合研究團隊提出了「痠覺理論」,透過動物模式與臨床研究驗證,確立了「痠覺」的存在、並有別於痛覺。研究團隊分別針對纖維肌痛症與下背痛病人建立了不同的痠覺量表,並發現了advillin蛋白可當成週邊神經痛的專一性指標,這項研究成果已於本(2018)年8月15日刊登於PNAS,並獲選為當期重點論文,目前正在申請專利中。這項研究有助台灣學者領導全世界研究「痠覺」領域。
小腦腦波新技術-退化性「原發性顫抖症」,影響4%的人口,及高達五分之一的老年人。然而其分類複雜,至今只能憑醫師經驗進行臨床診斷。台大醫院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跨國研究團隊,開發出小腦腦波新技術,以非侵入性檢測出臨床病患的小腦神經電訊號異常,成為原發性顫抖症的第一個客觀生物標記(biomarker)。此技術及顫抖症的研究成果,在2018年發表於紐約International Tremor Congress,被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選為13個可改善人類健康的新科技之一,並受國際科學期刊出版商Wiley and Elsevier專欄報導。此外,並獲選為本部2018年未來科技展之21個亮點技術之一。
運動能增進阿茲海默失智者之空間認知-迷路、甚至走失是阿茲海默症的常見症狀,目前已知人類認路可能和位置細胞 (place cells)、網格細胞 (grid cells)等幾種功能特殊的神經元有關,這些神經元分布的腦區,與阿茲海默症早期病理破壞的區域多所重疊,或許可解釋何以極早期病人就出現方向感變差等空間認知障礙,也隱喻著空間認知成為阿茲海默症有用的生物標記價值之一。由成功大學研發團隊整合臨床失智症、體育健康、航太、心理、基因及解剖等領域專家,邀請阿茲海默失智者之中年子女,輕度認知障礙與輕度阿茲海默失智者參加研究,以空間認知能力為主要標的,初步發現,運動介入能增進空間認知作業,已有結構性及功能性磁振腦造影等相關科學證據支持,這項成果有助量身訂作運動計畫,找出造成失智病人迷路的機轉,進一步找到改善良方。
「以疾病為導向之腦與心智計畫」之成果斐然,為進一步擴大引入跨領域合作及新思維,以發展腦與神經科學之創新研究與關鍵技術,本部將於108年度推動「台灣腦科技發展及國際躍升計畫」,以創新科技破解大腦奧秘為核心,透過跨領域結合我國在資通訊、機械控制、臨床醫學及人文社會等領域優質研發強項,以更完整架構,提升腦科學研發及腦科技應用,並強化國際夥伴關係,帶動生醫領域產業發展。
研究成果聯絡人
- 發現針灸止痛新機轉
邱麗珠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
電話:02-2312-3456 EXT:88921 Email:lcchiou@ntu.edu.tw
- 建立痠覺理論
陳志成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電話:02-2652-3917 Email:chih@ibms.sinica.edu.tw
- 小腦腦波新技術
潘明楷主治醫師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醫學研究部
電話:02-2312-3456 EXT:63178 Email:emorymkpan@ntuh.gov.tw
- 運動能增進阿茲海默失智者之空間認知
白明奇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神經科
電話:06-235-3535 EXT:5534 Email:pair@mail.nck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