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日期:中華民國104年10月8日
商情本文:
一、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刊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國家安全卓越中心主任Shashi Jayakumar(薩稀賈古瑪)專題「中國大陸對新加坡不滿的原因」及該報特約評論員嚴孟達之專題「新中關係面對考驗」,探討日前中國大陸共產黨喉舌「環球時報」指責新加坡於9月18日在委內瑞拉舉行的不結盟運動峰會中,提出南中國海爭議之課題。
二、S氏表示,雖然新加坡在其權利範圍內清楚表明立場並提出事實,且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致函反駁環球時報相關報導,然而,中國大陸媒體及政府官員對此沒有興趣,想表達的係對新加坡積累已久的高度不滿。S氏認為「環球時報」不惜扭曲事實,以滿足其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及民族主義日程;渠以2010年7月東協區域論壇中一名中國大陸高級官員之言論:「中國大陸是大國,其他國家是小國,且是事實」為例,S氏認為,中國大陸對新加坡在朋友圈內有如此的的影響力感到惱怒,對中國大陸而言,只有大國才應有這種影響力;另據報導,一名中國大陸國家研究員表示,新加坡應該重新考慮其安全合作關係,尤其是與美國的合作,並在中美間取得更好的平衡,簡言之,新加坡應該意識到中國大陸的崛起及未來的主導地位,並「有遠見」地逐漸疏遠美國且向中國大陸靠近,可見問題的根本是中國大陸嘗試「移動球門」,且不尊重新加坡客氣但堅定的拒絕。
三、S氏指出,中國大陸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接受中國大陸中央廣播電臺專訪時表示,中國大陸以輿論反擊新加坡還不夠,應制裁及報復新加坡,讓新加坡為嚴重損害中國大陸利益付出代價;目前北京充斥著報復言論,新加坡必須認真看待此威脅,不能排除中國大陸實施報復及制裁的可能性。另據觀察家指出,北京認為新加坡是個華人國家,必須顧及中國大陸的利益,同時,中國大陸想藉由打擊新加坡,讓其他東協成員國得到教訓,感受威脅而不敢發言;S氏針對中國大陸可能嘗試要新加坡等國家提早選邊站之事表示,如果北京迫使東協國家選邊站將造成分裂,不一定對中國大陸有利;新加坡一直以來沒有改變,以促進東南亞的穩定與繁榮為目標,改變的是中國大陸,瞭解這一事實不表示彼此間的爭執就會消失,但有助於處理及緩和問題。
四、S氏認為,中國大陸完全不尊重新加坡主權利益及外交政策,渠提醒新加坡國人可能需面對外來的心理壓力,公眾必須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任何新加坡人在此重大課題上都不能模棱兩可,渠表示,過去新加坡成功抵擋來自包括美國等大國嘗試欺壓新加坡的壓力,現在,即使面對懲罰的威脅,新加坡同樣不能妥協,新加坡國人需瞭解大國地緣政治的現實及不加掩飾地想要影響新加坡的企圖,明智的新加坡國民應該準備好應對這場持久心理壓力戰,並對統戰策略與試圖改變新加坡國人感知的企圖有所防備,如果新加坡國人不能清楚分辨此課題,則新加坡國內可能出現嚴重分歧。
五、另同一時間,聯合早報特約評論員嚴孟達在簡述星中雙方對不結盟運動峰會事件的反應後表示,新加坡不是南中國海的主權聲索國,但是新加坡一直對國際政治局勢有所憂慮,有時發表立場、加以譴責或給予批評,然而新加坡的立場是和平共存及尊重國際法,此乃新加坡賴以生存的基本依據;何況新加坡是東協五個創始國之一,重視東協在國際論壇上涉及東協區域安全穩定課題的共識,並將悍衛任何可能分裂東協的外來影響力;在外交上,任何國家都是以自身利益為終極目的,大國如此,小國更是如此,而星中關係深厚,利益多層交集,應可以經得起考驗,新加坡今後還須更深層解讀經濟與軍事實力崛起中的中國大陸,而中國大陸也應對新加坡及周圍亞洲國家的反應有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