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期《光華》以「水果王國」為封面主題,從特色水果、多元產業之應用、外來育種改良、農技援外事蹟等,展現台灣農業多元豐饒與栽培技術不斷創新,並彰顯我對國際援外所做貢獻,各子題如下:
(一)〈「棗」到幸福:春天蜜棗.甜蜜上市〉https://reurl.cc/GonGdx
(二)〈果真好吃:台灣鳳梨實力堅強〉:https://reurl.cc/yQRKE2
以上兩篇報導台灣以全年攝氏30度年溫差,專研農業品種改良及技術栽培,在高山及平地種出更多更好水果,更讓台灣蜜棗、鳳梨等品種多樣性居世界之冠,呈現我國在育種與技改豐碩成果;
(三)〈柿柿如意:跟著柿子去旅行〉https://reurl.cc/AKMbkK
(四)〈果然不一樣:台灣水果的應用〉https://reurl.cc/zMqKMy
以上兩篇報導台灣水果多元利用,更以特色水果作為在地品牌,將台灣各類水果,或生果烘乾、或濃縮成汁等多元應用,結合文創商品、觀光活動,增長水果銷售及保存期限,帶動社區產業發展;
(五)〈用水果連結世界:在台灣生根的新興果樹〉: 報導引進東南亞國家種植之黃金果、紅毛丹等果樹在台灣栽培種植,更改良其品系,讓原本不屬於台灣生產的水果,亦能在寶島得嚐,除擴大台灣水果品項,更能紓解愈來愈多在台新住民對家鄉水果之鄉愁。https://reurl.cc/VjYmjy
(六)〈知能共享,果蔬生產自主:國際援外專案─國合會、亞蔬中心〉: 本篇報導國合會與亞蔬世界蔬菜中心,以台灣優異農業技術,協助宏都拉斯、聖露西亞等國家,推廣該國酪梨、香蕉等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提高生產,改善該國經濟收入之努力。https://reurl.cc/AKM9dK
二、「影像對話」專欄:
〈《光華》攝影徵件:生活中的精華─節慶〉:本年一至六月連續六期,與讀者互動擴大徵件活動,本期為第二期,主題「生活中的精華─節慶」,邀請讀者一起透過鏡頭捕捉台灣之美,串起台灣意象,共同為台灣留下彌足珍貴影像。
https://reurl.cc/AKMbm3
三、「全球視野」專欄:
〈打造零碳排放的具體實踐:碳中和企業─博仲法律事務所〉:報導該公司透過減少碳排放、碳抵消等方式,在2020年即達成碳中和,並介紹其團隊如何降低對環境之破壞,吸引國內外團體前來取經,成為台灣努力追求碳中和之典範。https://reurl.cc/NpYNGp
四、「島嶼行旅」專欄:
(一)〈台味燈節・點亮家鄉:為地方創「生」〉:報導有三百多年歷史之台南普濟殿燈會及鹽水月津港藝術燈節,藉由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執行長蔣文正及社區住民之努力,將民眾手繪千盞燈籠於年節高掛,展現春節氣氛與地方人情味,成為台南當地觀光特色。https://reurl.cc/Mb3MNk
(二)〈是記憶,亦是鄉愁:緬懷你我的老台北〉:報導台灣近代城市發展歷史縮影之台北市城中區,喚起五十年前對台北歷史建築的追憶及美食原始美好回憶。https://reurl.cc/12KkGQ
(三)〈山林是一座大冰箱:台灣原住民運用植物的智慧〉:報導南投縣信義鄉之台大實驗林管處食農教育館,該館致力食農教育展覽,介紹台灣原住民之民族植(食)物,反映台灣原生物種之多元利用智慧。https://reurl.cc/NpYNm9
五、「藝文脈絡」專欄:
〈台灣漫畫新浪潮: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故事〉:報導台灣順應國際圖文出版趨勢,漫畫家與公部門努力合作從歷史、鄉土、民俗中蒐集素材,藉由出版圖文書,重新訴說台灣故事,並建立國家文化識別度之企圖。https://reurl.cc/VjYm06
六、「多元族群」專欄:
〈在台灣書寫熱帶:馬華作家在台灣〉:報導張貴興、李永平、黃錦樹等作家,從南洋到台灣之跨境書寫,藉由作品,豐富台灣文學內涵,亦展現台灣創作場域之多元包容與對華文世界之影響力。https://reurl.cc/yQRKYy
七、更多精彩報導內容可於《光華》網站線上瀏覽: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