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說明 | 立陶宛國旗是一面黃、綠、紅橫向三色旗幟,由立陶宛於1989年3月20日從前蘇聯獨立時採納為國旗。之前,於1918年至1940年期間,這面旗幟亦是當時仍然保持獨立國家地位的立陶宛國旗。1940年被蘇聯吞併,直至1989年為止。蘇聯佔領期間,立陶宛採用另一面旗幟,為紅底左上角有黃色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的泛蘇聯旗幟,之後旗幟下方加上白色窄條和綠色寬條。立陶宛現國旗的長寬比例本來是1:2,2004年改為3:5。 |
國慶日 | 2月16日 |
加入聯合國日期 | 1991年09月17日 |
語言 | 立陶宛語 |
首都 | 維爾紐斯 |
面積 | 65,286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 | 立陶宛位於北緯53.9度至56.3度,東經21度至26.8度。西濱波羅的海,北鄰拉脫維亞,東為白俄羅斯,南接波蘭,西南則與俄羅斯之卡列寧格勒接壤,西與瑞典隔海相望。 |
人口 | 約279萬 |
宗教 | 羅馬天主教為主,亦有東正教等少數宗教。 |
幣制 | 2015年1月起採用歐元 |
電壓 | 220 Volts AC, 50Hz, 插頭為歐洲雙圓柱型插頭。 |
主要媒體 | LRT(立陶宛國家廣播及電視台)、DELFI(網路新聞)、15min(15分鐘)、Lietuvos Rytas(立陶宛晨報)、Verslo Zinios(經濟日報)、BNS Lithuania(波海新聞社立陶宛分社)、 ELTA(立陶宛通訊社)、 LNK電視台。 |
國家簡稱 | 立陶宛 |
國家簡稱 | Lithuania |
政治制度 | 民主共和體制/議會內閣制。 |
歷史概況 | 1009年史書首次提及立陶宛,1240年成立統一的立陶宛大公國。1385年後立陶宛曾與波蘭聯合為邦聯,維陶塔斯大公執政期間(1392-1430年)是鼎盛時期,領土涵蓋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西部等。1795年後立陶宛逐步被沙俄吞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又被德國佔領,直到1918年2月16日宣佈獨立建立共和國。1939年8月,蘇聯和德國簽訂秘密條約,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次年初被蘇聯佔領。1941年蘇德戰爭開始後,立刻被德國佔領。1944年蘇聯軍隊進入立陶宛,成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0年3月11日通過獨立宣言,1991年9月6日,蘇聯承認立陶宛獨立。 |
國會 | 國會採一院制,稱為Seimas,國會選舉採區域候選人與政黨提名兩票制, 141席中71席由單一席次選區直接選出,另70席由政黨得票比例產生。國會議員任期4年,國會大選第一輪投票、第二輪投票時機是在該屆議員任期屆滿當年10月之第二個與第四個星期日。 |
內閣 | 總理為最高行政首長,由總統提名,經國會同意後任命並向國會負責。 |
司法機關 | 立國司法制度屬大陸法系國家,法院共分三級,另設憲法法院掌理憲法解釋及爭議審理。 |
元首 | 總統Gitanas Nausėda (國會議長Saulius Skvernelis為備位元首) |
外交部長 | Kestutis Budrys |
主要政黨 | 立陶宛社會民主黨、祖國聯盟-基督教民主黨、奈里斯河黎明、立陶宛民主黨、農民及綠色聯盟、自由運動黨、自由黨、勞工黨、立陶宛地區黨。 |
政治概況 | 立陶宛自1990年脫離前蘇聯重獲獨立以來,已形成多黨政治及聯合政府執政之常態,政局穩定。立國重要政治情勢發展如下: 2004年3月,加入北約組織(NATO),同年5月加入歐盟(EU)。立陶宛為歐元區。 立陶宛總統由人民直選,對外代表國家,並與總理所領導之政府就外交、國防共同討論做成決策。總理則由國會大選中獲勝之政黨推舉而成。立陶宛於2024年5月舉行總統大選,由Gitanas Nausėda當選連任,任期為一任5年。 2024年10月國會選舉結果由「立陶宛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Lithuania,LSDP)獲勝,於議會中拿下52個席次,與「立陶宛民主黨」(Union of Democrats "For Lithuania",DSVL)及「奈里斯河黎明」( Political Party "Dawn of Nemunas",PPNA)組成過半數新執政聯盟,並推舉Gintautas Paluckas為總理。 |
社會概況 | 立國社會狀況大致良好,犯罪率低。 |
財政收支 | 2024年預算歲入169.8億歐元,預估歲出200.6億歐元 |
輸出總值 | 394億歐元(2023年) |
輸入總值 | 448億歐元(2023年) |
主要輸出項目 | 石油、小麥、菸葉、醫藥製劑、診斷或實驗用試劑、聚酸醛、運輸或包裝用的塑膠製品 |
主要輸入項目 | 石油原油、石油氣、醫藥製劑、電力、化學原料 |
主要出口國 | 拉脫維亞、波蘭、德國、荷蘭、俄羅斯、愛沙尼亞、美國 |
主要進口國 | 德國、波蘭、拉脫維亞、美國、荷蘭、挪威、沙烏地阿拉伯 |
我對該國輸出 | 1 億 1,191 萬美元 (2023年) |
我自該國輸入 | 3,966 萬美元 (2023年) |
境內較具規模之外貿組織 | 立陶宛國家企業局(ENTERPRISE LITHUANIA)、立陶宛食品局(Litfood)、立陶宛工業總會(Lithuanian Industrialist Confederation) |
與各國關係 | 加強波海三國間之合作關係,積極深化與歐盟其他國家及美國之互動。 |
對外政策 | 立國係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聯盟、歐洲安全合作組織、北大西洋合作理事會、歐洲理事會及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立陶宛之安全依賴北約及美國甚深,外交上優先發展與歐盟及美國,亦致力加強與東歐及北歐國家間之合作關係。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立國外交上更積極聯合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東歐及巴爾幹半島之前蘇聯共和國民主化,以對抗俄羅斯影響力。近年有鑒於中國勢力進入東歐及巴爾幹半島地區造成之不良影響,立國更採取具體政策對抗中國不當影響力,現已成為東歐地區對抗極權勢力之外交政策領導者。 |
簽證資訊 | 立國屬申根區,國人可以免簽證方式入境觀光旅遊,若擬前來工作或就學,則應事先申請簽證。 |
與我國時差 | 較台灣慢6小時(3月底至10月底日光節約時間較台灣慢5小時) |